奮起湖,舊稱畚箕湖、糞箕湖,奮起湖東、西、北三面環山,地勢低窪,中間低平,形如畚箕,

雲霧環擁如湖,故而舊稱畚箕湖,後因名不雅,而改為「奮起湖」,畚奮同音、箕改起則用意奮

發圖。奮起湖以阿里山森林鐵路中途站、鐵路便當、老街與自然景色聞名,有南台灣九份之稱。

 

在地震之後,我們又再次造訪奮起湖,因為不是假日,所以人潮相對的沒有很多,

有的店家不知是歇業還是休息,感覺有點小冷清,

 

很快的,我們沿著老街走去,奮起湖老街位於火車站下方,早年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

「街仔」稱之。由於旅遊興盛,這條台灣海拔最高的百年老街也成為許多人旅遊阿里山

必訪的地點。老街聯外道路,全是石階步道

 

一條老街走到底,我們因為天氣熱的關係,買了冰淇淋春捲來吃,

 

邊吃我們邊走到老街尾,找到了這間阿嬤ㄟ草仔粿,生意很好喔!

 

雖然沒有漂亮的店面,但以住家為店面,讓人感覺就有一種名的親切感,

 

一進到屋內就可以看見老阿嬤忙東忙西,老阿嬤說因為不是假日,所以他沒有用大蒸籠蒸草仔粿,

所以一次能蒸的量不多,要預訂,等個二十分鐘,

即使要等,買的人還不少喔!

 

等待草仔粿的同時,隨處走走拍拍,

不知名的花和梅子樹

 

拿到草仔粿後,我們再往回走到奮起湖小火車站,

 

只不過現在小火車好像還沒通車,就算有通車,我可能也不敢坐,

 

車站的另一頭就是奮起湖車庫,裡面紀錄著早期的鐵道生活及火車,

 

 

這張照片我覺得很有意境,所以也拍起來跟大家分享,

看一些早期的電影,在火車靠站,沿著火車旁叫賣的身影,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出了奮起湖車庫,我們準備下山要去番路鄉吃午餐,不過其實己經下午時分了

下山時,剛好看到這走山情景,所以就拍下來了,大自然的怒吼真的好可怕喔!

要到奮起湖前,還有一條小路是勉強可以通過的,不過左右都有落石和懸崖,讓我看的是膽戰心驚

大家記得在地震或下雨後都不要上山喔!很危險,

而且以前我坐車繞山路都不會暈車,結果這次是暈到想上吐又下瀉

真不曉得體質的變化怎麼會那麼大,

 

番路鄉的菜公店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老店,只要上山,這家就是我們下山用餐的首選,

因為爸媽愛他們家的菜,也吃得比較習慣,

我們總共點了四菜和一份炒麵,

”炒山蘇”

  

每次必點的”蜜汁龍珠”

 

”家常糖醋豆腐”

這個好下飯,一定要配白飯,

  

還有”白斬雞”

點這份餐時,我們討論著要吃那種雞好,店員推薦三杯雞,

不過媽媽最後還是選白斬雞,後來才知道,吃白斬雞雞肉新不新鮮就可以知道了,

那些什麼雞湯和三杯雞都是重口味的可以用味道蓋過,

果真,上桌時,一看就知道粉新鮮,而且是雞肉很嫩,好吃到不行

我們四個人吃不完這些菜,還打包回家

下次有到番路鄉的人,可以來吃吃看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街 阿里山 奮起湖
    全站熱搜

    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